金茂、华侨城、招商蛇口等国企也在卖卖卖!究竟是为啥?
行业洗牌还在进行中,房企也开始战略收缩了。
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转让股权,而这一现象在央企、国企房企身上尤为明显。
年关将至,挂牌转让项目股权是种常见的做法,但是今年格外频繁。
过得比较滋润的央企、国企房企也不例外。
地产君整理了近三个月的部分央企、国企房企挂牌转让的信息。
去年同期,金茂和华侨城也是挂牌转让股权的大户。
据悉,华侨城净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及现金短债比分别为74.3%、69.2%及3.2倍,平均融资成本4.38%。
财务数据来看,可以说非常优秀了,华侨城此举更多的是为了战略转型。
在行业内寻找适合企业的位置很重要,有时候先占个位置可能就占了上风。
从客观角度来看,国资背景房企的股权交易均被要求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
地产君认为,股权转让是房地产行业资金承压的一种体现,有点压力是好事。
土地储备的分布也或多或少存在调整的空间。
另外,部分被转让的项目是非传统地产开发项目,与主业关联度小的项目。
涉及股权出让的房企或项目多处于亏损或高负债状态。
集中赶在11月份的时候集中清理,主要是为了让全年业绩报表好看些。
同时,前景不明确的项目也容易被房企们抛售。
在融资环境趋近的大背景下,市场融资存在不确定性。
一位恒大地产人问我:“中等规模的民企房企和小规模国资房企,对于30岁左右的地产人该怎么选?”
这家民企房企商业地产做的很好,也是绿档房企,盈利能力也是同等房企中出色的。
我建议他在待遇差不多的情况下,选择规模大一点的民企。
他说:“目前国企房企不是更加稳定一些么?现阶段最起码有保护,私企动不动就暴雷了”。
可以看出,地产人想进去国企房企的执念实在太强烈了,尤其是经历过老东家衰败的地产人。
在银行间优先发债获得融资的都是央企、国企房企。
在剩者为王的时代,跑得快的羡慕跑的稳的。
在地产野蛮生长的年代,民企房企胆子更大跑的更快。
不少国企被认为保守不进步,而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稳健的重要性。
民营企业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高效率意识,而国企稳健,更注重长期主义。
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有优秀的企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