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提醒: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股、债、汇、房”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说出这句话的并非等闲之辈,而是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

要知道,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对经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房价泡沫破灭之后,房价出现大跌,需求迅速回落,与房地产相关联的几十个行业就业受到冲击,而购房者多数是贷款买房的,当房子成了负资产,许多人会弃房断供,银行手里大笔房贷会成为银行体系无法承受之重。比如几十年前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后,经济损失少说达到上千亿。

房价是许多人买房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从2000年到2020年,我国的平均房价从不到2000人上涨到过万元,房价涨幅达到5倍之多。而一些受到投资者关注度高的城市房价涨幅更大,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三亚的房价收入比达到38,但2020年三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6万元。买房压力堪比一线城市,但是人们的收入水平却相当于三线城市,进一步增加了人们的购房压力。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住房按揭制度的存在,让人们可以用三成首付就先买下房子。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3季度,全国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37万亿,可见在高房价的背景下,按揭买房的现象很普遍。从2008年到2017年,我国的居民杠杆率从18%提高到49%。买下房子之后,受到房贷压力的影响,许多人不得不减少其他方面的开支。在房价涨幅快的时候,有的人会先买下房子,实在不行就以租养贷,但是租金回报率已经不容乐观了,根据诸葛找房的数据,2020年50个城市平均租金回报率不到2%。200万买的房子,租金不到4000元每月,已经成了普遍现象。

国际上衡量房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住房空置情况。根据中国家庭金融中心的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就有6500万套空置住房,如果再算上数量庞大的小产权房和农村自建房,空置率就更高了。

11月4日,惠州发布情况通报称,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中,有两家因为部分房源销售价格低于备案价,被要求限期整改。而此前沈阳、岳阳、株洲、永州、昆明、唐山、张家口多个城市发布了稳房价的相关措施,有的是直接发布命令,要求售价不得低于备案价的85%,有的则是通过约谈开发企业的方式。

众多三四线城市发布稳房价的相关措施,稳房价的主要关键在于,不是限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而是限制房价过快下跌。许多人不理解,房价下跌之后,买房人成本降低,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为什么有的城市要限制房价过快下跌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看一下日本的泡沫破灭的前车之鉴。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人均GDP一度超过美国,没有多少人相信房价会跌,连一些本土企业也热衷于炒作地皮,楼市出现千人抢房现象。但是日本应对房价泡沫的措施是强力干预,日本央行将利率从2.5%提高到6%后,房价迅速回落,让实体经济得到喘息的机会,但房地产泡沫破灭也打击了银行和房企,让很多投资者破产,房价泡沫迅速破裂的代价太过惨重。

历史上的教训告诉我们,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对于经济来说至关重要。在房价上涨过快的阶段,要通过限购、限售等措施熨平房价波动。在房价下跌氛围形成的时候,也要预警到房价过快下跌带来的风险,如果房价下跌幅度太大,银行坏账增加,断供者增加,则会增加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但是在人口和住房需求发生改变的背景之下,各城市的购房需求和人口支撑是不一样的。房地产因城施策的重要性在于,房地产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三四线城市由于人口结构和经济转型的变化,购房需求加速转移到房价上涨较快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曾有专家预计,未来5年房价将在一个箱体内波动。社科院也有过预测,2021年的全国平均房价涨幅在5.1%左右。如果算上房屋折旧成本和利息成本,如今持有多套房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了,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这几年国家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的发展,前几年低位买入的一些投资者也打算出手了,整体楼市依然是供大于求,并且不少空置房已经积压了,导致二手房市场的挂牌量增加,议价空间也增加了。深圳、无锡、成都等城市发布二手房指导价之后,一些房东原本想坚持一下,但实际上,在整体市场环境已经变化的情况下,不得不将价格调整到接近指导价才能快速卖出。

日本和美国的泡沫破灭告诉我们,没有哪个国家实现强国是依靠房地产的。经济要走向高质量发展,央行也提出要将重点关注到支持实体经济上。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不仅是维护购房者的切身利益,也是为了经济环境的脱虚向实,为实体经济提供发展空间。

但是房地产行业关联众多,要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也要警惕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以时间换空间,实现软着陆才是更好的办法。

正如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所提醒的那样,每个国家、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是,做好潮水退去的后的准备,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