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起,停止确权?自然部一锤定音,农村住宅一律按“地随房走”
在这些年里,我国的城镇化一直在不断地推进,根据数据显示,在2000年时,我国的城镇化率为36.2%,而到了2020年时,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3.89%,可以说城镇化的推进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如果按照如果14亿人口来计算的话,相当于这二十年里,每年都有将近1400万农村人口涌入到城市当中。
实际上,这些年来,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热潮一直在不断地持续当中。对于人们来说,城市当中有着更好的教育资源、医疗福利和工作岗位。这就使得现在农村人口都选择到城市当中工作生活,即使在城市内买不起房,也会选择在城市当中租房居住。可以说,在城镇化的推进下,农村人口源源不断的涌入到城市当中。
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毕业后就选择到城市当中工作。甚至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到大城市当中打拼,毕竟对于大城市来说,有着更好的就业机遇和更高的收入水平。这也就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涌入到大城市当中。然而,对于这些大城市来说,房价还是非常高昂,这就使得这些年轻人买房比较困难,使得这些年轻人只能选择租房居住。
根据数据显示,在2018年时,我国租房群体数量已经突破了2亿,而且预计在2022年,租房群体数量将会达到2.4亿。可以说现在选择租房居住的群体也不在少数,并且年轻人占据了最大比重。然而,在这些租房群体当中,很多是农村人口。毕竟到城市当中工作,肯定要先工作几年才有买房的实力,所以只能选择租房居住。
从这些租房群体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现在农村人口在城市当中工作的群体数量还是非常庞大的。这也就导致现在很多农村都变成了“空心村”,村里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了,对于那些年轻人和中年人来说,都选择到城市当中打拼。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想要在城市当中长期居住,不想一直居住在农村当中。
而这些中年群体和年轻人都涌入到城市当中,导致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根据资料显示,全国空置的宅基地面积达到了1亿亩,占据了总量的40%。而这些年轻人在城市当中落户后,也不操心农村住宅的问题。再加上之前土地规划不太完善,使得很多农村家庭都有几个宅基地。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国在2013年时就推出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些年来,宅基地确权工作一直在不断地推进当中。原本按照自然资源部的工作计划,确权工作应该在2020年底基本完成。但由于这两年来发生的事情较多,使得确权工作还没有完成。只不过自然资源部也明确要求,要在2021年底前,全国所有县(市、区)要完成汇交工作。这也就意味着2020年起,宅基地就要停止确权了。
而宅基地确权后,对于那些在城市当中落户的年轻人来说,以后该如何继承父母的宅基地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来说,一律将按照“地随房走”处理。要知道,对于住宅来说,是属于私人财产,即使是在城市当中落户的子女,依旧有权利继承农村的住宅,这和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没有太大的关联。
而城市户口的子女继承农村的住宅后,住宅下的宅基地该如何处理呢?毕竟对于城市子女来说,是没有权利继承宅基地的,只有农村人口的子女才能继承农村集体用地。但按照“房地一体”的原则,继承住宅后,宅基地也会随着住宅的变更而更改,使得这些城市子女继承农村住宅后,间接拥有了宅基地的使用权,这就是所谓的“地随房走”。
那对于城市户口的子女来说,想要继承农村住宅的话,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呢?首先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完全可以直接继承农村住宅。但要是有兄弟姐妹,且兄弟姐妹依旧是农村户口的话,就要根据情况来判断了。
我们来打个比方,比如说小明将户口迁移到了城市当中,成为了城市户口,而小明还有一个弟弟小王,依旧是农村户口,而且依旧和父母一个户口,这样的话,就将由小王直接继承农村住宅。要是小王已经和父母的户口分开,这样即使是农村户口,小明也是拥有农村住宅的继承权,兄弟二人究竟由谁继承农村住宅,还是要看兄弟之间如何商量。
而且对于城市子女来说,如果继承了农村住宅的话,并不是高枕无忧了。如果农村住宅两年以上未有人居住或者农村住宅成为危房无法居住、倒塌了的话,农村集体就会收回住宅下的宅基地。对于继承农村住宅的城市子女来说,也就失去了宅基地的使用权,同时和农村老家失去了最后的关联。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想,自己继承农村住宅后,完全可以将住宅重新建设一些,这样的话居住几十年都不会坍塌。实际上,对于城市户口的子女来说,继承农村住宅后,并不能进行大修大建,只能进行小修小补。因此,将住宅推倒重建完全是不现实的事情。所以对于城市户口的子女来说,继承农村住宅后,没事的话经常要回去居住一些,而且也要爱惜一下农村住宅,避免最终面临坍塌的局面。
毕竟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扶持农村的发展,使得现在农村和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农村的环境就要比城市好很多,而且平时氛围比较轻松,想要回农村养老的群体数不胜数。因此,对于继承了农村住宅的城市户口子女来说,还是要没事经常会农村老家看一下。毕竟自己的“根”在农村,也有很多牵挂,如果自己失去了农村住宅,以后回老家连个居住的地方都没有。
对此而言,你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