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变者丨从一亿TS到差点倒闭,好好学车如何成为互联网驾培领头羊

好好学车创始人兼CEO 王建军


文 | 李晨曦

 创投情报局原创


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群人,用商业的创新与变革,推动着社会发展,在历史长河中搅动最深处的波浪。创则更新,变则开拓。创投情报局有幸为其中优秀的个体,撰写“创变者”系列报道。


一个叫王建军的小伙,做了一家互联网驾校,连接教练和学员,建立起了驾培行业的标准化。我们选择他,作为“创变者”系列人物报道的第二期。



「媒体人创业有个通病——心太软,爱讲情怀,还好我现在已经被历练得没什么情怀可言了。」


这个嘴上说着情怀已被消耗的王建军,两年前被一纸文件和一腔孤勇推进了互联网驾培行业,过了两年时间,他的“好好学车”成了这个行业的领跑者。


点火的“第三者”


2015年4月20日前夜,,争执了一晚上。夫妻二人都是投资人,秦磊说这是一个好方向,妻子反驳,两人各执一词。

 

驾考改革的消息刚发布四天,创投圈已有不少人对驾培行业虎视眈眈,可这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大家东张西望,没有人敢轻易出手。

 

两人是同学,他们还有一个同学叫王建军,这个小伙当时正在摸索最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他刚刚结束了一轮“创业畅想”,滴滴打车没有出现的时候,王建军根据女性打车的痛点想过“粉红Taxi”的项目,他考察论证了殡葬行业的前景,也在脑海里构建过音乐小镇的模型,最后确定并已经着手做起了自己资源最丰富的家纺行业,他想要做中国制造的时尚版“无印良品”。

 

4月20日凌晨5点,秦磊给老同学王建军发了条短信。夫妻二人的争吵也在黎明时分,由于王建军这个“第三者”的插足而告一段落,他们决定让老同学试一试水,以验证谁的观点正确。

 

三个人的商讨过程很简单。

 

“这是个机会,有可能优化升级中国驾培行业,我们考察三个月,要是行就做下去,不行你继续干你的家纺,行不行?”

 

“行。”王建军的回答一点没有含糊。

 

5月开始,王建军去深圳广州考察了三个月,8月回北京后就注册了公司“好好学车”。那时候,正值股灾,又碰上了资本寒冬,但好好学车就在这时候这么做起来了。

 

“好好学车”是一家非平台互联网驾校,以自营模式连接学员和教练。目标很清晰,在深入考察了市场和行业特点后,王建军从一开始就决定要做驾培行业标准化,要做成以B2B为核心,既服务教练员又培训学员的产品。


从2016年元旦开始,好好学车铺开了市场,到五月份,稳拿行业第一的位置,2016年在全国拿下了1万名学员。


提到现在的成绩,王建军是欣慰的,尤其是想起那段四处救火的日子,这份成绩更凸显其难得。


救火


2016年7月份,好好学车刚拿下三家投资机构一亿多元人民币的TS,这本是一件大喜事,这份融资如果到手,按照之前的步子稳步走下去,好好学车前景一片大好。

 

可是尽职调查出了问题,王建军的后院起火了。

 

当时王建军日日奔波在融资前线,对于业务上的一些具体事情难免顾不上,出于对合伙人的绝对信任,公司内大小事物差不多交给他去负责,蛋糕放在眼前,这位合伙人心思涌动,他在财务上动了些手脚。

 

在投资人眼里,这是大事,一个多亿的TS就这么泡汤,公司的资金链,断了。

 

事发后,这位合伙人带着厦门的四个城市负责人离开,整个城市的业务一团麻,学员找不到公司负责人,各个人心惶惶,质疑声此起彼伏,好好学车的负面新闻就是从这时候涌出。

 

那段时间,厦门招生从一两千人突降至十分之一,公司一些员工看形势不好另寻了出路,王建军平均每天接收八十个学员电话,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公司是不是倒闭了?”

 

他一边忙着安抚学员,一边也质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就要这么垮了?

 

那是2016年10月,好好学车差点倒闭。现在提到那段日子,王建军仍心有戚戚,感慨到“可是真快要了我的命了。”

 

后来凭借多年积累的资源和人品保障,王建军融到了一部分可以救急的钱,他迅速砍掉一些正在开发的城市,拿这些钱去救火。

 

这是生动而现实的一课,王建军就是从那时候知道了,创始人哪怕再忙再累,也要了解业务流程,甚至在核心业务上要做到比专家更专业,特别在团队管理上,是要有“技巧”的,信任是互相的。

 

后来再找合伙人的时候,王建军谨慎了很多。王建军说“其实媒体人创业有一个通病就是心太软,爱讲情怀,可创业后到现在已经给我历练的没什么情怀可言了,我学会了看数据看结果,学会了理性思考。”


产品人


聊天过程中,王建军最常提的一句话是“我是做产品出身的。”他把自己身上的很多特质都归结为做产品的缘故,钻研、执着、甚至还有暴脾气。

 

王建军是80后,刚过而立之年,在做好好学车之前一直是媒体人。

 

因为喜欢做电视,当年大学一毕业他就扎进了娱乐圈,早先一直跟着李静做节目,写节目策划、跟艺人对接、分析收视率曲线,细扣每一个节目细节,当时的视频节目就是他的产品,王建军说那是个令人快乐的工作。

 

2013年他做了自己的新媒体公关公司,接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外包业务,掌阅、墨迹天气、大姨吗都曾是他的客户。在与客户沟通找卖点的时候,他往往会分析客户产品所在行业和竞品情况,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王建军知道了要做一款产品最重要的是找用户痛点和产品卖点。

 

“公关公司只能锦上添花,做不了雪中送炭的事,品牌和公关被抬得越高,可是产品和服务跟不上,解决不了用户痛点,会摔得越惨。”在做公关公司时摸索出来的这些道理,对王建军后来创业的影响也很大。

 

在公关公司接触过很多优秀的产品,也有一些产品匪夷所思到让王建军想不通。“这些人都能去做,产品做成这个样子都在坚持,我要是去做得话肯定更好啊!”

 

这个年轻人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

 

做产品的想法在王建军的脑海里一再盘旋,后来离开那个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关公司时,他一毛钱股份都没要,想一股脑做一个产品出来的热情推着他跳进双创,他是产品人。

 

“那你后来转去做驾培行业就只是因为政策开放,你看到了市场吗?”

“是的。”

 

“之前对这个行业也没有一点了解?”

“对,没有一点了解。”

 

“但创业,不就是创新,不就是用我们熟悉的技术和方法改变原来的不合理吗?是否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行业有机会改变”王建军补充。


福报还有


之前离开好好学车的成员,现在都担任着同行业其他竞品的城市合伙人甚至公司合伙人的职务,提起这一点,王建军挑了挑眉毛,依旧骄傲。

 

“不是应该担心吗?你不怕他们透露行业关键信息吗?”

“这有什么好怕的,我自己有时候还主动透露呢。良性竞争、互相学习,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来说,是件好事。”

 

有一些其他互联网驾校的创始人和王建军是朋友,他们定期找王建军取经,王建军也乐此不疲得跟大家分析行业和产品,局妹听说这件事后暗自咋舌,还真是心大。

 

“我们现在算是互联网驾校的黄埔军校。”王建军对现在的成绩还是蛮知足的。

 

王建军常说,既然经过这么多次磨难都活下来了,说明他们的福报还在后面。他乐呵呵地相信,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哪怕是不好的回报也是回报,所有的因果都源于自我。

 

今年好好学车就引来了两位行业大咖加盟。具体是谁,局妹也是一惊,不过暂时保个密。很多人问王建军,你到底用可什么招数,挖来了他们俩?

 

他笑而不答,但福报确实已经来了。

 

截至今年,好好学车已经在七个城市完成布局,随着业务在当地的深入,已经进入了盈利模式。


去年的这个时候,中国互联网驾校有两百多家,到现在死掉了至少一半,剩下能叫上名字的也不过十家。王建军说“盲目创业和盲目跟从,只能让自己的产品失去价值,淘汰是必然。公司的成长跟人的成长异曲同工,不学习、思考和沉淀,就没有正确方向,更不用说成功。只要认准对的方向,不断修炼,成功就在不远处。”


END


创投情报局独家原创

转载请联系:

Wechat:hsf2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