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关于那些买卖分的事儿!用他人代扣分,将处5到10日行政拘留
开车的朋友肯定知道,为了“安全过渡”自己的交通违法记录,不少车主都会想方设法借来“销分”,甚至为此花费几百上千元,而另一部分有的“本本”族,也会兜售自己没扣掉的分数。
这种信息大家在微信里肯定也看到不少,甚至不少网友也买卖过分!
这几天,一条关于“用他人代扣分,一旦发现,将处5到10日行政拘留”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疯传。据了解,该消息属实无误,不管买分还是卖分,一旦发现,都将处5到10日行政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咱们来一起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
上家卖分赚钱下家倒手赚差价,两人均被拘留罚款
不少有的人,因为平时不常开车,或是行车习惯良好,上的12分总是有“富余”,于是有些“本本族”就打起了卖分的主意。
曾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翟某手上有吕某某等四本没扣过分的汽车,去年9月,翟某以“70元一分”的价格向金某某了四本及相关身份信息,共获利350元。之后,金某某又以“90元一分”的价格卖给了申某某等其他车主,从中赚取20元左右的“差价”,最后一法获利人民币700元。
最终,经过警方查实,翟某被拘留8天处罚款二百元,并追缴违法所得人民币350元,金某某同样被拘留8天并处罚款二百元,并追缴违法所得人民币700元的处罚,两人的好买卖让他们倒了霉,得不偿失。
【案例二】
捡别人卖分做生意,“黄牛”被行政拘留10天
“警察你好!我的丢了,里面原来明明还有12分,怎么分数就莫名其妙地被扣了呢?”接到夏先生的报警后,民警迅速展开侦查,一桩买卖分的案件随之浮出水面。
原来,今年1月份,李某某在马路上捡到了夏先生的,他就想:“现在的分那么值钱,我可以好好赚上一笔!”于是,李某某顺势做起了“黄牛”生意。
1月22日,李某某来到某地交警中队违章处理窗口,冒用了夏先生的身份,并用夏先生的处理了一次违法行为,违规车主只是罚款100元,而被记的3分扣在了夏先生的上。“黄牛”李某某从中得利,此后,有了经验的他,便多次卖分给他人,处理交通违规。
法网恢恢,没过多久,李某某的违法行为被发现,受到了“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二百元”的处罚,同时追缴他违法所得660元。
【警方提醒】
亲朋好友间“借分”,也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将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用他人代扣分,性质其实就和交通肇事者找人“顶包”一样,不管是“借分”还是“买分”,抑或是做“黄牛”、“中介”,都属于妨碍公务的违法行为。那亲朋好友间“借分”也要受罚吗?“只要是不合规定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证据确凿,会视情况进行行政处罚。”
交警部门提醒:对一年内同一驾驶人,为非本人所有的3辆以上不同号牌机动车销分,或3名以上的驾驶人为同一号牌机动车接受违法行为处理的,将列入涉嫌代替接受处理的重点人员名单。暂停交通违法处理业务,并对涉嫌代替接受处理的行为进行调查。
代扣分违法成本高,“本本族”别抱侥幸心理
说起买卖分,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件相当普遍的事情,许多人其实知道这是违法的事,可还是会去做,不少司机都抱有侥幸心理,茫茫车海,哪会查到自己头上。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就可能面临行政拘留和罚款的结果。与此同时,因为分扣除是有记录的,卖分给了别人,系统就会默认所有人是违法处理人,也就是说,花钱买分的人如果在违章时还出现了违法行为,例如肇事逃逸,那么卖分人有可能会因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因买卖分被抓而进入交警部门的黑名单,还将影响日后车辆的保险、年检以及车管部门的审核,对考公务员政审记录、出国签证办理也会不利。所以“有照一族”们,买卖分的违法成本太高,千万别抱侥幸心理动歪脑筋,上的分数该怎样就怎样吧。
热文回顾:
【停电通知】近期康保停电通知一览!
【微观康保】干得漂亮!!
【西风君康保】离家出走的13岁少年已经安全回家!谢谢大家的关心!
【康保大学生原创视频】《康保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西风君故事会】康保恶贯满盈大土匪、日本鬼子狗腿子——“小五点儿”宋殿元
【西风君看康保】振奋人心!康保机场真的要建了!您觉得建在哪儿最合理?!
编辑:西风君
掌上康保官方服务微信:18732348200
商业合作:0313-5517366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公众号!
康保微生活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