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扫车牌、玩社交,车轮互联用APP打造车主社区

听说汽车人都会关注


相信每个人的手机上都下载有几款汽车APP,比如滴滴出行、考驾照,查违章等,其中一款名叫“车轮查违章”的APP被很多车主使用,而开发这款APP的公司——车轮互联并不为很多人熟知。


开发汽车APP有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给车主的汽车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想必这些是每个汽车人都感兴趣的话题。


日前,记者与车轮互联创始人吴峰做了一次深入交流,他告诉记者的第一句话是:“车轮互联已经不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了。”联想到最近一段时间一批汽车互联网创业公司“短命而亡”的案例,“已经不年轻”意味着车轮互联在汽车行业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吴峰



已经形成产品矩阵



据了解,车轮互联已经陆续开发十几款汽车类APP,拥有1.7亿用户,平均每天有超过300万的车主和准车主在使用车轮的产品。用吴峰的话讲,车轮互联要为车主的汽车生活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车轮互联成立到今天有三年的时间,三年的时间,车轮互联在移动互联网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矩阵,分为工具类、社区类和服务类,” 吴峰说:“车轮互联的产品涵盖了车主的汽车生命周期,从考驾照开始,帮准车主报名、选教练;在买车环节,有汽车报价大全,帮车主选车买车;在买车之后,有汽车账本,可以帮助车主记录行车记录,油耗等;有查违章APP,可以帮助车主查违章记录。”


汽车互联网创业公司都在苦苦探索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而车轮互联的商业模式已经建立。吴峰表示:“2015年通过卖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过1亿元,预计到2016年会有超过4亿元的收入。”



比汽车之家更精简



移动端是争夺汽车用户新的战场,汽车之家、易车等汽车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开发自己的APP产品,在吴峰看来,车轮互联的APP产品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你可以将车轮互联看做是汽车之家的精简版,而且更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车主去使用,”吴峰表示:“汽车之家的主要业务还是在买车环节,而车轮互联更侧重的是车主的用车和养车。汽车之家更像是在单曲循环。消费者在汽车之家选车、看评测,最后选择商家购车,购车之后就会离开,然后换下一批消费者。汽车之家覆盖的是每年买车的两三千万用户,而其他环节的用户覆盖的比较少。”


吴峰说:“其实车轮互联在购车环节开发的APP产品每天可以为汽车厂商提供超过一万条的有效购车线索。不过,买车只是一时,用车才是一世,买车是年轻一年消费者车生活的开始,车轮互联关注的重点是车主购车之后的车生活。”


据悉,车轮互联会在平台接入汽车后市场服务商,吴峰表示:“后市场目前选择的合作伙伴也多以创业公司为主,彼此会比较有默契,双方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车轮互联为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用户消费线索,第三方服务商为车轮互联的用户提供服务。”



车轮社区聚集车主



车主社区是聚集车主的地方,而车轮互联下一步的重点目标是将车轮互联开发的产品“车轮社区”打造为中国最大的车主聚集地。据吴峰介绍,车轮社区于2014年2月上线,国内唯一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UGC车主社区,拥有600万注册用户。


车轮社区有两大特色功能,一是车轮会,以汽车品牌、城市为主创建车轮会。并配有女车主、违章吐槽、车祸盘点等特色车轮会。目前车轮会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其中,四川车轮会的发帖量和活跃度已经超过汽车之家。二是急问快答,车轮社区创建了严谨的用户推送体系,帮助用户及时解决汽车相关问题,十分钟之内回复率达到100%。


为了提高用户活跃度,车轮社区也建立了完善的奖励体制。用户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发帖回帖等多种渠道获取车轮币,最终可以换取车载吸尘器、车载支架等多种汽车相关配件,以及车轮自制车贴车标。“到目前为止,车轮社区已给20000+车主发放过福利。”吴峰透露。


吴峰还告诉记者,车轮社区进一步开发了扫车牌功能,实现O2O社交。车主可以通过扫车牌,与陌生人社交。可以吐槽、求挪车、求交往。通过扫车牌,实现各种场景化社交(微信摇一摇、车轮扫一扫)。车轮可以做这件事的基础在于车轮其他产品所积累的庞大的用户数据库(车轮查违章即拥有几千万车牌数据)。


同时,每个车主都应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网络身份证-汽车名片。车主既可以打造自己的个性汽车名片,也能为车友建立汽车名片,等待车友来认领。在汽车名片下,车主们可以互动、留言、评论,甚至吐槽。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欢迎读者分享,同行转载,请联系hb-423(微信号)。


对本文有何看法和建议,欢迎下拉最底部,点击评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