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声维护楼市健康发展 龙头房企如何求变把握未来?
第二轮集中供地整体流拍率激增,多家房企土储告急。在此背景下,央行、银保监会近期分别表示:“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稳房价是根本目的”。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统计,在已完成第二轮集中供地的城市中,超过半数土地拍卖被取消、改期或流拍;在成交地块中,75%无溢价。
市场人士分析,土拍新规对房企现金流水平和融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百强房企总土储去化周期呈下滑趋势,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市场的大浪淘沙下,资源向龙头集聚,经营稳健的房企市场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机构据此分析,市场优胜劣汰中,中小房企可能会快速退出强二线城市或者限价竞争的市场。从2021年半年报看,不少房企存在上半年拿地不足、无新增土地等问题,未来可能持续拿地难。资源和资金将更大幅度地向龙头集聚。
而政策维稳的信号,也进一步预示着,经营稳健的房企地位将进一步巩固。这将利于保持地价和房价平稳,确立房住不炒的长期生态。
以碧桂园为例,中指研究研究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21年前九个月的拿地金额总计1294亿元,拿地面积达3716万平方米;累计新增全口径货值为3105亿元,聚焦长三角、广东省、环渤海、长江中游、川渝五大都市圈。
从行业格局来分析,今年以来的诸多楼市调控政策,都在顺应长期稳健、规范的监管需求,而这些将促使行业资源进一步向优质企业靠拢,推动优质房企长期稳健运行。
而另一面,龙头房企也在调整方向,适应新市场环境。一个显著特征是,优质房企改变了从前追求规模的拿地方式,更加注重土地储备的质量。
与此同时,碧桂园可售货值的布局上也继续体现出卓有远见的战略眼光。截至6月底,其在中国内地权益可售资源合计2.2万亿元,以此前权益销售额为基数,可维持公司未来3年以上的销售需求。在上述可售货值中,99%位于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
精准的投资布局下,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2727.9亿元,权益回款率为90%,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而这已经是其连续6年回款率超过90%了。
这也意味着,碧桂园在市场环境加速变化中,前瞻性地对潜力大的城市群进行研判,并保持一贯审慎策略,拿地节奏有条不紊,有望在未来持续获得政策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碧桂园地产主业的壮大,其他产业的研发也在齐头并进,与主营业务相辅相成。
以建筑机器人为例,截至2021年10月底,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博智林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18个省份近120个项目,累计应用施工超450万平米。
在现代农业领域,碧桂园在佛山市三水区打造一年多季作物的无人化农场,通过自主研发的无人农机设备和运营体系,实现了“耕、种、管、收”等环节的无人化作业。未来,无人农场的遍地开花,将助推碧桂园的乡村振兴更上一层楼,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来看,碧桂园近几年该指标均超20%,在头部房企中处于领先地位。
现金流水平同样名列前茅。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公司可动用现金余额1862.4亿元,有息负债总额进一步下降至3242.4亿元;净负债率仅为49.7%,连续多年保持低于70%。
国信证券指出,碧桂园融资成本持续下降,销售在高基数下保持韧性,财务表现稳健;土储资源均衡多样,充足的可售资源保证了公司日后的发展,预计未来将保持高质量增长。(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