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限跌令的城市已达21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1城发布了“限跌令”。其中有的城市是直接发布行政命令,有的则是通过约谈房企,限制恶意降价,否则就不给予网签的方式。这些城市包括沈阳、岳阳、昆明、唐山、江阴、鄂州、张家口、株洲、永州等。除了沈阳、昆明等个别城市外,绝大多数都是三四五线城市。

随着限跌令的蔓延,舆论对其反应不一,但放大“限跌令”的舆论则是项庄舞剑即呼唤救市。

目前来看,限跌令的发布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的房地产主管部门,他们之所以发布限跌令除了职能权限之外,还具备两大依据:一是直接监控市场动态,以市场数据为准绳;二是全面管控整体市场发展和走向,需要对楼市出现的现象进行管控。

发布限跌令绝不是政策跟风,而是所在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下跌并由此引发3个警示:

3、由于楼市下跌引发其他社会和产业影响,比如土拍市场的全面冷清而导致土地财政受损。

所以,限跌令这种政策看似违背市场原则和逻辑,但站在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管理者的立场,动作虽粗鲁但意图很明显,初心也是为了保持市场的稳定,给自己的管理腾出时间和空间,西药做法是为了争取中药时间。

站在房企立场,价格下跌也非本意,也是为了市场为了企业为了周转所做出的断臂求生。

所以房企一旦做出跌价准备,一是要即刻回报的,二是预计到了政府不同意但下有对策。

之前也有报道说中部某个发布了限跌令的城市楼市,从统计数据来看依然下跌,就是房企下定决心要成交要回笼资金的负隅顽抗行为,毕竟从技术操作层面而言,有很多方法可以架空“限跌令”,比如额外附赠、比如成交抽奖甚至有些地方出台了“送首付”的极端方式。

目前来看,发布限跌令的城市在扩容,就证明限跌令在执行中的效果有限,更证明了楼市在某些城市的下跌情况较为普遍。

因为限跌令作为行政命令,本身有技术规避通路,就算带有一定惩戒条款,也可以被轻松突破,这是限跌令本身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房企敢于壮士断腕也是决绝,其控制内部操作流程所以可以杯葛一纸限跌令。

2、楼市因城涨跌也是正常市场现象,过去的普涨才不正常;

4、相关管理部门或出台其他政策来对抗房企的下跌风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