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楼市名场面——房子还在卖,售楼部被拆了……
来,跟哥一起感受下光谷中心城,武汉全汉的希望,现在已经啥样了?
如果你现在来到这里,沿高新大道一路往东走——
密集排布的写字楼/商业体,焕然一新的学校和医院,甚至中间穿插的公园绿地都十分美得不像武汉。
可当你一旦往纵深走,是十年前的小区立面,密不透风的水泥森林——
见到这个项目,他有点隐蔽,也几乎不声张。
低调到什么程度呢——为了尽可能不引起你注意,连夜把售楼部拆了。
但如果你肯耐下性子,往前再走一百米,不难发现一个全新的空间。
由大面积通透玻璃幕墙构成的外立面,一个既像售楼部,又不是售楼部的地方。
当你以为这里是售楼部2.0,里面的人轻飘飘来一句
如果你还是充满疑惑,那么他向你打开的那一瞬间,一切都豁然开朗
这个开敞空间的一个重要作用——在这里所有的楼栋建设情况,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有部分项目,营销中心和实体楼区域是分开的。
在这个项目,他们请你来,坐着看。
因为一部分实景组团已经呈现出来了啊,给你看实景,不是更好吗?
龙山湖一期2020年入市,1万8、9的单价,公区交付却仍然呈现出了3万+的质感。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售楼部,其实就是以后小区的入户大堂,按照程绍正韬理念设计,相比其他小区,完全称得上“高配”了。
在园林景观中最耗时耗力的水景、硬景、景观小品,全部融合的恰到好处。
是的,你没看错。在这个不断击穿底线的行情下,有些项目最基本的“交付”都做不到,延期、停工、货不对板...
那么问题来了,回到最开始的话题——
这样的实景展示很快很好看没错,但你拆售楼部干嘛?
不拆售楼部,我幼儿园和商业建哪里?
现在还不建配套,后期业主来了用啥?
图中是曾经的样板段+营销中心,未来的幼儿园+商业配套。
这种需要高投入,短期内无回报的东西,一般项目是“选择性兑现”。
要么拖着不做,要么拖到住宅全部交付后慢慢做。
龙山湖追求的,是当下市场最需要的“确定性”。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实景展示,已经成为他最大的杀手锏。
但对于龙山湖来说,这也不是什么意义重大的事件,不过是一个个平平无奇的工程节点。
当你带着友人坐在这样的阳台望出去,蓝天白云视野开阔,甚至都不需要怎么介绍,一切就足够惊艳。
东侧是34万方龙山湖山体运动公园和水域,整个项目,非常典型的“背山望水”。
山也好,湖也好,一切自然景观资源,都以一种近乎“私人定制”的方式,投射进你的家里。
以入户“十字型”设计,将所有套房整齐排布在一侧,正面L型落地窗,把所有的风景都留在客餐厅区域。
这个做法很大胆,从进门起一路布局套房一路走过廊道,就为了把所有的奢侈留到最后,视野究竟能不能打开?
如果没有形成扑面而来的开阔之感,那这样的设计就毫无意义。
再比如上升到200㎡+的产品,一定会追求功能的全面性,甚至超出常规需求——
想象一下,夫妻二人都在企业里达到中高管级别,生活作息已经大有不同,当大家都需要独立的办公和休息空间,一间卧室+衣帽间/办公区+独立卫浴的套房已经远不能满足需求。
这是在光谷中心城大部分100㎡的产品之上,不可能实现的生活场景。
他的产品,只是单纯的“大”吗?
国博一个项目,同样是把所有的开阔空间都留给阳台,但仅仅是追求“大”而已,无论室内功能性还是室外景观,都差强人意。
L型落地窗,大面积的开窗透明空间,对地块的容积率和自然禀赋要求极高。
同样的设计放在二七滨江这种高容的地方,即便再怎么巧夺天工,都很难释放出最佳效果。
实体楼样板间的作用,就是让这些产品设计上的尺度感、空间上合计,能够以最真实的角度显现出来。
即便现在旁边的山和湖目前都还未完全开发完成,但他依然选择把视野全面开放给业主和客户。
目前在售的6号楼产品,在室内配置方面,完美延续了空间设计的美感——
两梯两户设计,入户门厅采用精装修交付,就连墙面都采用定制而成的防水防油防污防霉墙布,跟户内的标准完全一致。
入户门采用的是高端双开子母门的设计,选用的是钢木复合防火门。
区隔市场上普通的产品,6号楼层高达3.3米,且公摊低至13%——在大平层产品中,之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指标。
而且所有采光面均为大面积落地窗设计——即便在多功能房、公共卫生间也是如此。
无主灯设计近两年比较流行,开发商还预埋了1平方米的位置,可以后期加装吊灯。
除此之外,还配备菲斯曼全屋地暖,采用全冷凝技术,实现即开即暖。
厨房橱柜台面采用的是岩石台面,目前市面上最高级的厨房材料。
选用AEG的油烟机、灶具和消毒柜,全部是国际一线品牌。用功能设计结合高端品牌,营造舒适的生活体验。
如果观察过最近的市场,应该会很明显感觉到——
靠谱,还得看国企啊。
在行情整体向上的时候,国企开发商往往给人感觉产品常规、品牌无吸引力,还总是拉着你说一些听起来很缥缈的概念,比如责任感。
也许只有遇上事、遇上行业震荡,当行业能力退化成打折血拼,【责任感】到底意味着什么,才会真实浮现在你肉眼可见的地方。
做产品升级,做艺术馆,做文旅,为武汉所有叫得上名字的重点项目保驾护航...
你会发现,当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星房企们,开始用标准化代替创新,用成本计算代替情怀,用产品系区隔购买力强弱....这种平时不声不响的国企,却在真正在为老百姓设计更好的生活体验。
是的,因为财务相对很健康,在这场行业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还可以大胆创新,还愿意突破自己。
但他,仅仅是靠谱吗?
这里是光谷中心城,一个在震荡行情下依然坚挺的“神区域”。
但同时,这里也是公认最大楼市泡沫。
正是因为这样的分裂,光谷中心城的交付天生都具备极大的不确定性。现在,一切IP和预期,都比不上“所见即所得”。
今年,龙山湖突破总价门槛600万,已经达到武昌滨江的门槛。这背后的野心——代表光谷正式PK全城豪宅圈。
而6月份中心城横空出世的两个2万+地王,为现有的价值进一步筑底。
目前少量建面约195-270㎡房源在售,购房者捡漏机会来了。而最近的一系列政策表明,这个窗口期不会持续太久。
而这一波震荡的主要源头,就来自信贷额度的大幅收紧。
当市场信贷额度恢复到正常水平,改善置换链条最终拉通——龙山湖这样的极致产品,未来都很难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