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质的社区该是什么样子
冬日的一个周末,阳光高照。我们慕名来到郊区的某处“理想模式”社区。目前,这里有已吸引众多亲子参与活动的儿童娱乐场所,有美丽的湖光山色、功能各异的休闲健身场馆、造型美观的写字楼、居民楼群,配套有企业、商业、医疗卫生、学校等民生相关的就业、就学、就医、养老等规划项目。这里被定义为城市,我更愿意称它是未来社区的样子。未来的理想社区应该是缩小版的城市,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曾几何时,家就是房子,只注重好房子有什么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更关注“家”的居住体验感。家,兼具有迎合家庭成员的需求,包括“一老一小”问题。学区房随着“双减”、教育均衡化的热度,正在渐渐淡化。而老年人养老服务、休闲健身有去处,年轻人上班不要太远、生活圈便利交通不拥堵等,这也是考虑权衡“家”的核心内容。
如今,选择一个有品质的小区、幸福的社区,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对家的期待和向往。不再是等房子住进去后,再碰运气等着规划,可能三五年才等来了公交车,十年才盼个成熟的商圈。
我们欣慰的是,家、小区、社区、城市,正成为交集的空间。我们的城市规划者与建设者们正在进行创新和全盘统筹,更合理地规划配套生活设施,提前对美好生活的念想进行设计和实践。我们边游玩边讨论,理想的家,不仅仅是局限于一个小区围墙里,小区要与周边配套环境紧密联系。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如小区不但要有舒适宜居的住宅、优美的小区环境、和谐的邻里关系、好的物业管理。关键是社区要高效管理或治理,这有赖于优化服务功能、数字化赋能,建设智慧型城市。
最近,浙江省提出未来社区“139”的顶层设计样势: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这“一个中心”,围绕“人本化、生态好、数字化”这三个着力点,打造“邻里场景、治理场景、服务场景、建筑场景、交通场景、创业场景、健康场景、教育场景、低碳场景”等九个场景。我们这的“理想社区模型”,与之有种契合感,这是吸引我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