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买房:理清思路,购房建议298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我和女朋友工作单位一个在石景山万达附近,我在朝阳国贸,所以想在地铁一号线沿线买房。我说一下我的买房想法,麻烦章哥您帮忙把关一下哈。
1、关于区域选位。首先,排除石景山,虽然房价比较便宜,但没有好的学区,以后也没有较大的升值空间,而且石景山总体发展不太行,无教育资源和商业。其次,排除朝阳,朝阳虽然商业发达,但没有好的学校,也可以排除。目前比较倾向于在海淀,一号线万寿路、公主坟或者五棵松附近。
此处有问题1:有必要先买石景山或者朝阳的房子,以后再换到海淀吗?
2、关于学区。假设选定海淀后,在万寿路、公主坟和五棵松之间,可选的房子就不多了,目前比较倾向于买育英、翠微和五一对应学区的房子。目前,我个人认为虽然现在开始在实行多校划片(20190101后),和大区划片(20220101后),但总体感觉还是以就近原则来分配学校(这个原则不会变吧,总不至于我在海淀五棵松住,给我的小孩派位到海淀清河吧,那北京中小学上学会导致北京大拥堵),虽然可能还会被电脑排位,但买对应学校的房子被分配对应学校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这么一来,如果日后再换房,房子也比较好出手,因为买这套房子的人也会这么考虑,房子的学校资源价值还是存在。
此处有问题2:关于学区,您是怎么看的?未来的政策有啥变化吗?我的孩子估计得七八年才会上小学,有必要现在就买学区房吗?会不会现在是踩中学区房的价格高点?
3、关于小区。目前,比较倾向于一套万寿路西街12号院的一套房源,业主是一个老阿姨。主要是觉得离地铁蛮近,对口一贯制育英小学和中学,对于我个人而言相当于一步到位了。另外一套是复兴路79号院的房子,对口图强二小,离地铁近,附近商业和医院资源发达。
此处有问题3:您知道这两个小区吗,有啥缺点毛病吗?您倾向于哪个小区?或者您有更好的推荐吗?
1、没有好学区就排除了?这有点儿把学区捧的太高了,未必合适。全北京真正出现学区的概念才不过是8年,全北京学区房都加起来才占比10%,也就是说有90%的房子给排除了,有点儿极端了。学校只是配套之一,作用确实很大,但起不到决定作用。东西海好学区跑输大盘的有的是,非学区赢了大盘的也不少,最好别这么刻板的思考问题。
2、有没有必要先买石景山和朝阳的,我是觉得有必要,就看你是否认可了。这被炒学区房的影响太深了,不好建议。
3、就近入学的原则当然不会变,那是写入《教育法》的。但人家说的是相对就近,那怎么算相对,怎么执行,谁也不知道。为了打击学区房炒作从二环派到五环也不是不可能,不会是全部孩子,随机来几个不就行了。显示的是个态度而已,谁赶上谁认倒霉。所有买学区房的家长都是这么想的,都是赌一把而已,这没什么可怀疑的。觉得合适就买,看自己的判断。
4、我关于学区怎么看,存在即合理,这问题太大了,几句话说不清楚。我都写了多少万字了也说不明白,水平有限。
未来的政策,肯定是追求公平呗,凭什么海淀业主就垄断优质教育资源啊?朝阳跟海淀的GDP无论在总量和人均上都差不多,凭什么好学校都在海淀啊?在我看来,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基不会变,全民福祉才是立国的根本,相对均衡才是统治的合法性所在。这和欧美的资本主义制度完全不同,不可能让资源差距永远拉大。
七八年后上学,常规建议是没必要买学区房。谁也不敢预测政策,过两年高峰期之后的供需逆转也说不好影响多大,多少有些风险。
这看自己的判断吧,我也猜不出预算,钱多就买总价高的,1500万左右起吧,受学区政策的影响小。普通学区房说不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
5、我对老房不熟,这问题提的都不好回答,从最宏观到最具体。水平有限,帮不上忙。
我和女朋友准备最近买房,预算600-700左右,一直在纠结新房和二手房,考虑到结婚生子的因素,不想等太久交房,但又担心二手房在居住体验和保值增值方面较新房有较大差距。最近看了绿城沁园(2024.3交房)和珠江绿洲,觉得还不错,该怎么选择?求章哥指教
1、6/700万,新房和二手房。以这个预算,如果注重居住体验那就买新房,注重保值什么的再看二手房。确实有可能有较大差距,新房的理念更新,质量有可能弱点儿。保值来讲或许差距更大,当然也得分什么产品和地段。
2、绿城沁园,限价房,6.5万,楼面价4万,还可以,开发商大概率不赔钱。如果有利润的话应该能保证质量,而且毕竟是竞品质楼盘。不过这2万多点儿的空间很难做出绿城当年的匠人品质,只能说应该不差,比其他项目的风险小的多。
不过这地段一般,朝阳区一直不是太重视东南沿线,20多年也没怎么开发。导致周边所有项目都跑输了大盘,旁边小区的品质和质量都很不错,就是被地段给耽误了。李嘉诚讲房产的价值由地段决定,有一定的道理,能决定70%吧。
3、珠江绿洲,这就更是自住为主了。地段被京通和通惠河南北封闭,城市孤岛。建筑形式又是蝶塔和板塔为主,早就过时了,容积率印象中快到4了,不低。物业管理中等吧,算不上好也没多差。这就是典型的自住小区,买到户型好的自住合适。
保值什么的比比呗,这里和柏林爱乐都是同时期的,价格也相差无几。之后就逐渐拉开差距了,到现在差了能有20%吧。柏林爱乐也没赢大盘什么,珠江绿洲输的稍微有点儿。以后有可能逆转趋势吧,看市场了,难度有点儿大。
4、这两个还是凭个人喜好选吧,都是典型的自住型小区。如果更注重居住体验那就买沁园,毕竟是新房,居住体验好。保值两边都别太注重,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价格低自有低的道理。
实地看了东西城老破小后,对于学籍占坑房没有那么大执念了,因为我的工作原因,至少10年后才会住进最近要买的房子,现考虑如下,再次请章哥点拨:
1、先买保值增值属性比较好的大点的房子,以后有小孩自己住,加上父母能住的下,先解决自住问题;因为教育政策波动大,完全不考虑学区,目前更偏向于朝阳东四环那边;
2、如果以后小孩上学真的需要东西海学籍,再买一个最低价的占坑房;或者去我爱人所在的学校上学,这个能解决学籍吗?
3、目前觉得百子湾的金海国际不错,因为临近高架桥,小区环境一般,所以首付350-450,能买到140平的大三居,这样家人住的问题就一步到位了;以后我和爱人在海淀上班,地铁不到一小时也能接受;
4、相同价位,类似面积的不知道您还有没有推荐?因为我前十年都不住,且需要高租金收入还月供。
1、常规建议就是先买自住房或投资房,在孩子上学前两年再考虑学区房并不晚。这样房子的性价比高,相对风险也小的多。
2、最好就是买占坑儿房,迁了户能解决学籍,节省资金也风险低。上学期间的居住问题可以用换租解决,这样能占30%左右的便宜。我家也是这么做的,有学区房都没住,不是因为小,是因为接送不方便。这种问题在低年级时无所谓,从高年级起,尤其是到中学之后会很突出。租房相对更方便,每天能让孩子多睡会儿,家长的压力也小。
3、金海国际,典型的自住型小区,户型偏大,相对价格低。租金应该可以算是偏高的,但如果十年不住,何必买这么大户型啊?不太好租,租售比估计在800,只能说在大户型中不算低,但比平均值是低不少的。朝阳超过700就不太合适了,而且这里升值也不算多好,还是考虑一下吧。
另外一点,首付350-450,买140平的。这里均价在6万多吧,怎么也得800万以上了。现在贷款不好批300以上的,问清楚当地中介吧,别冒险。
4、相同价位,如果保值好的那就远了,得到五环外的常营板块了。能买到升值和租金正常的,多高谈不上,也就是平均值。毕竟面积大,不适合投资房。
5、总之吧,整体思路我觉得合适,但这选房有些不太合适。常规来讲,如果十年不住那就是纯投资房,收回的时候也老了十年,未必还自住。那首先考虑的就是租金和升值率,没必要非得大面积。一般投资房以小两居为合适,租金高流动性强,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我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家长,老大在朝阳东坝读五年级,成绩中上,不是牛蛙,老二23年上小学,京户,家里还有老人,想换个学区房,尽量为孩子创造一点条件,免得将来后悔。卖掉手上唯一的老破小,也就能凑够500。往东西海找一个勉强的学区,也就只能占个坑,要住下来得三居了。
最近看了龙体,广外,陶白,海淀看了个月季园,民族小学学区,朝阳也看了下慧忠里和北里,朝外学区,更偏向于东西城两区,胜在均衡和高升学率,希望买2000年以后的房子,后面好出手点。目前纠结的是,东西城只能占坑,得另外租房住,西城的这两个学区是不是调剂到差校的可能性更大,和龙体比,该怎么选择呢?
如果选月季园或者慧忠北里,这两个小区环境还可以接受,有小三居能一家人住下来,几年内省了不少折腾,但是月季园23老二上学也不一定能进民族小学,慧忠北里小学不行,中学朝外还不错,慧忠里小学也是朝外,但是小区环境真是太差了。选朝外和选东西城哪个更好?请帮忙指点一下,如有更好的选择也请不吝赐教。
1、我家孩子也不是牛娃,普通学校勉强中上,累死我们了。追求个过程努力,结果随缘吧。
2、陶白广外和龙体比。如果能买在陶白的直升校则尽量,相对稳妥。不过这是2023年入学,高峰期,入学数量多,不敢保证派位。另外就是牛中未必有这么多学位,直升改定额的可能性大。
所以如果是我的话就选龙体了,或许相对稳妥。小学都挺好,普小的体小也不差。中学都是好学校,汇文50广渠门109等等哪个都行,都是老牌名校。只要幼升小不被跨区,那小升初就没什么风险。
3、朝外和东西城,如果孩子是相对的牛娃,也就是在朝阳能考到前30%甚至20%的那种,建议选朝外,稳妥。朝外去年1+3好像是30%的比例,2023这届孩子多,20%可能更保险些。
但这指的是慧忠里,一贯制的比中学才去的占优势的多。不过2023年谁知道会不会多校啊,可能性比较大,今年不就又折腾了一回吗。这还不算真正的高峰期呢,新北苑的朝外来广营校区已经并班了,闹的挺不愉快。
或者这么说吧,孩子是天牛娃,价值的期望值也高,清北985的那种。那就去西城,海淀也一样,凭天分和鸡娃拼抢顶尖儿资源。如果是牛娃,期望值比较高,985至少211的,那就在朝外,目标就是朝外高中。如果是普娃,或者价值的期望值不是太高,那就在东城,龙体相对稳妥,至少不会差。
龙潭湖有个左安浦园,对口体小,价格相对不高。小区一般,经适房,但保值什么的都不错。
手里有250万想在西城买个一居给小朋友上学,目前看了一个广安门的荣丰2008大开间27平米,总价395万。您说这个小区以后好卖吗?还有什么西城您推荐的小户型低总价房子?
1、荣丰2008,在现有政策下不难卖,毕竟总价低,是很好的占坑儿房。
2、但这种房不建议长期持有,可炒性太强了,是完全被政策捧起来的。2014年这里还是西城区升值最低的商品房呢,严重跑输大盘,连教改都没拉动房价。但2015年就创了个西城涨幅第一,2016更是突飞猛进,价格也就到了现在的程度。
可利润越高,风险就越大。早进入的都赚了大钱了,进入的越晚越不好说。这两年外地城市有限制学区房面积的,比如山东安徽等地,那就一下子把溢价给打没了。北京是否跟进不敢预测,只是有这种可能。所以建议用完了学位就卖,降低风险。
3、其他总价低的也都在广外,但都是老公房,比如车站西街那一带。总价差不多,面积稍大些,风险也小一些。毕竟是老破小,宜居性差,流动性也弱一些。但正是因为有这些劣势,所以风险才小,看自己的取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