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丰田之争:被广汽丰田超越,一汽丰田碰到什么难题?
今年5月,丰田汽车发布了2021财年(即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的丰田集团联合财务报表。中国是唯一实现增长的市场,2021财年累计销量200万辆,同比增长29.5%。由此可见,中国市场的增长是丰田实现净利润增长的关键。
从丰田总公司发布的中国区丰田销量看,与南北丰田自己公布的销量是吻合的,结合国内整体行业情况来看,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94.2万辆,同比增长28.9%。
虽然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均表现出增长态势,但前者未能跑赢汽车增长的平均数,而后者实现了领先行业的增长势头。
广汽丰田在2021年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超过东风本田、一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实现了历史的突破,往后的日子也将大概率保持领先的地位,有可能到2022年实现超百万辆的产销量。
这意味着2021年上半年广汽丰田在销量上超过了老对手一汽丰田。
从8、9、10三月的销量看,一汽丰田可能会后来居上,再次超越老对手,双方较量的行情到下半年可能会有反复。
但无论如何,广汽丰田走到这一步都是极为不易的。因为所有了解相关行情的人都知道,两者竞争的起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汽丰田2000年6月成立注册,总部位于天津,丰田官网的资料显示广汽丰田注册资本是84223万美元,大概是59.8亿人民币。而国内公开的数据是83107万美元,而这只是其总部注册资金。但就是这,也大大超过整个广汽丰田的注资了。
要知道同属丰田中国系列的广汽丰田在2004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16.93亿元。注册资本、生产规模以及员工数量相比一汽丰田都不是一个量级。更不用说后来还有四川一汽丰田,总注册资本91.5亿人民币,好了,广汽丰田更没法比了。
不仅是在出身时家产丰厚,还有就是其家底也是广汽丰田没法比的,在丰田与一汽合资之初,一汽丰田旗下就拥有三大整车生产基地、两个发动机生产基地、一个研发中心,一个销售公司、一个物流公司的布局。
不仅是广汽丰田,就是相比其他合资车企,一汽丰田资源都是最好的,他手里拿的都是别人看了流口水的好牌。
但一副好牌却被打烂。
被打烂的好牌
丰田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汽车品牌。和它相比,不要说美国的的三大公司,就是在中国如雷贯耳的奔驰宝马奥迪,也不是一个量级。但上汽大众在中国却成为最成功的合资车企,其销售水平与利润非一汽丰田所能望其项背。就是后起的广汽丰田,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与丰田大儿子一汽丰田应该不在一个量级的,也在慢慢赶上,这令所有关注一汽丰田的人痛心不已。
而最让人痛心的是其从丰田带来的豪华车型在这里被一一挥霍干净。
先是皇冠,原本奥迪与其根本不在一个级别,2005年一汽丰田国产皇冠正式上市,2006年皇冠累计销量达到6万辆,当时皇冠销量还可与奥迪A6L媲美。但今天在中国,两者的地位完全颠倒过来。
而到了2018年丰田皇冠这款曾创造无数荣耀的车竟然在国内要退市,到底是因为产品定位失败,还是因为营销上的失误,不得而知。很多人认为是后者。皇冠的竞争力和产品力逐年下降,价格也调整到了20多万区间,中大型车的尺寸卖中型车的价格,销量极差。这跟一汽的营销和定位有关,堂堂中大型尺寸的轿车只1.8米的宽度。(2)
因为一汽丰田的不作为,导致了丰田殿堂级的产品走向衰败。
一汽丰田不甘心失败,随后推出亚洲龙,还为其贴上运动元素。虽然亚洲龙也连续两个月突破9000辆,但还是难逃低迷命运。
2005年一汽丰田引进运动轿车丰田锐志,凭借极高的性价取得了可观的销量。"平民版V6后驱神车"的美誉。它操控精准,三大件广受市场认可,且价格也在20万区间,不枉"经典"之名。随着第528188台锐志下线,至此它也就正式成为了历史。
诞生于1951年的丰田陆巡,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2007年由一汽丰田引入国产,之后历经10个年头,最后于2016年随着一汽丰田长春工厂关闭而宣布停产。
一汽丰田曾在2015引进了又名"霸道"的丰田普拉多,在上市的两年7个月时间里,共投产了超过7.5万辆,在中大型越野SUV中销量领先,但受困于排放、动力以及平行进口车等因素,最终在2017年10月底停产,之后只有3.5L车型在售。但是据一汽丰田官方消息称,普拉多3.5L车型也将于2020年6月正式停产,国产普拉多已将寿终正寝。(3)
一汽丰田面对高端丰田车型,整体的改动比较少,在外形上普遍保留了丰田的原始家族设计语言。但在生产上显得马虎,口碑上来说,一汽丰田的口碑总体不如广汽丰田。
一汽丰田被人骂的主要原因就是减配非常严重,比如卡罗拉是一汽丰田赖以生存的车型,仅2017年度全年销量33.35万辆。但遗憾的是,即便如此,其依旧难以掩饰质量缺陷,前段时间网上陆续爆出多位卡罗拉车主的投诉,而且他们所反映的竟然无一例外都是同一个问题——变速箱异响。(4)
传统汽车制造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且高度技术性的行业,是高度工业化的产物,对传统农业国的我国来说,这里基本上是一片贫乏之地,具有传统产业优势的只有一汽、二汽、上汽,目前合资做的最好的也是这些地方。
我们可以看到,相比国内其他合资车企而言,一汽丰田无疑是条件最好的。而这些好资源却来源于国企,产销分离,内部机制复杂,决策需要层层审核,造成严重内耗。其效率低下,产品跟不上市场节奏。亚洲龙上市后没能拿下B级车市场投名状,地位岌岌可危。
一汽丰田已经退出高端车型市场,旗下的高端车型如数退出市场,而亚洲龙的表现无法弥补皇冠、锐志销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一汽丰田也只能放弃高端车路线。品牌向上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一汽丰田却背道而驰,将重点放在低端产品上。
一汽丰田2019年总销量达738000辆,同比增长2%,并没有完成一汽丰田当年的目标——745000辆,完成了目标的99%,距离目标还差7000辆。
与此同时一汽丰田常务副总经理水谷雅史在2019年底突然被调去九州运营主查。据悉,这是一个闲职,外界普遍认为,这与一汽丰田当年汽车销量未达标有关。
实际上一汽丰田的警报早已拉响。从2018年开始,一汽丰田就逐渐萎靡了。
2017年,一汽丰田的总销量达69.3万辆,同比增长5.2%;2018年,一汽丰田的总销量达72万辆,同比增长4%;2019年,一汽丰田的总销量达73.8万辆,同比增长2%。(5)
虽然都同比增长,但能看出,从5%到4%到2%,不仅增长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增长的幅度也在不断地变小。
一汽丰田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逐渐只有对方的一半甚至几分之一。要知道,一汽丰田可以说是汽车行业的老大哥,其本钱是其他合资品牌根本没法比的。从一开始产品的布局已经算是很完善了,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差强人意。
前面说过,从成长发育的先天性讲,广汽丰田与一汽丰田是没法比的,人家一个子公司的注册资金可能都超过广汽丰田母公司。
但从总的技术水平上看,两家却没什么明显差别。
2011年的时候,丰田汽车研发中心负责技术研发的内山田副社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核心技术的研发是放到独资研发中心的,技术成果的整合和量产,会放到合资公司的技术中心的。(6)
这也就意味着,核心技术都是日本丰田总公司说了算,是不会厚此薄彼的,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这点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有差别的地方也只能是因为两兄弟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理解有所不同,最终表现出来的结果不一样。
而在这方面,作为弟弟的广汽丰田做得更好。
2016年5月,2015年度“丰田出货品质监查”结果出炉。广汽丰田两条生产线的整车品质都获得了“零缺陷率”评价,创下丰田事业体中全部生产线同时获得最高品质评价的纪录。
在2015年已实施监查的丰田全球生产线中,能获得“零缺陷率”评价的仅有7条生产线,而广汽丰田是唯一一家全部生产线获得“零缺陷率”评价的丰田事业体。(7)
与此同时,广汽丰田的“直行率”,也就是车子总装下线就打合格证直接出厂的比率,达到97.7%,在2019年,广汽丰田南沙工厂把这个数字进一步优化到98.9%。厉害。
直行率越高,不光是意味着品控更有把握,也意味着生产环节的成本也是可以控制得更低,效率也更高了。
2019年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CACSI)当中:广汽丰田在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上,都获得了合资品牌中并列第一名,已经是连续8年蝉联业界第一了。
再比如说:2018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CAACS简称:卡思调查),广汽丰田排名在合资品牌里面第一,一汽丰田仅为第六名。
广汽丰田秉承的是“一日车主,终生朋友”服务原则,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上述各机构的成绩认证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丰田双擎混动车型售后政策保障上面,也可以看出,广汽丰田是真正为用户考虑的。广汽丰田为了彻底打消消费者对混动车型的电池顾虑,为旗下双擎混动车型推出行业独一家的“电池无忧计划”,不限里程,不限年限,跟车不跟人,终身保障。而作为对比,一汽丰田的混动车型都没有这种类似政策的保障。(8)
一汽丰田的服务态度最大的问题就是拖后腿,同类投诉是广汽丰田的16倍。
除此之外,一汽丰田的承诺不兑现,也是投诉比较多的。(6)
另外广汽丰田2015年启动了构造改革,先行实施了成本战略规划,在丰田事业体的前列。而一汽丰越公司,到了2016年还没有自上而下的清晰战略规划。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在先天条件远不如长兄的情形下,弟弟发奋图强,通过后天的努力,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还有远期规划等关键领域下了狠功夫,终于慢慢赶上老大哥了。
2019年,一汽丰田累计销量73.8万辆,同比增长2%,广汽丰田68.2万辆,同比增长17.59%。2020年,一汽丰田全年累计销量80万辆,广汽丰田累计销量达765008辆。到了2021年上半年,两者基本平齐。下半年一汽丰田可能又要超出一些。
总起来说,它们俩就是旧时地主家的“大儿子”和“小儿子”,长子一汽丰田的备受宠爱,被寄托的希望最大,当然拿到的资源就更多。小儿子广汽丰田虽然“先天条件差老大哥一截,但强就强在自己足够努力,也开始逐步向老大哥看齐。
“丰田主力车型卡罗拉总销量突破4000万辆,在全球市场,丰田平均38秒就售出一辆卡罗拉,4000万辆相连可绕地球4.5圈。在全球汽车史上,能与卡罗拉比肩车型少之又少……”这是丰田对卡罗拉所进行的描述,这成就已经超越所有车型,攀升至人类汽车历史巅峰。(9)
但相比于全球的成就,卡罗拉在中国的表现则是天差地别,截止2013年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历年数据,卡罗拉在中国累计销量为86.25万辆,仅占到卡罗拉总销量的2.1%。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3年上半年,中国丰田轿车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3.21%,主力车型卡罗拉跌幅更是高达18.84%。丰田引以为傲的卡罗拉,在经销商处库存积压严重,到处都能见到经销商对卡罗拉大幅优惠。据经销商介绍,即便算上丰田给补贴,每卖一辆卡罗拉都要亏损1万元以上。
全球热销的卡罗拉到中国一汽丰田成了瘸腿车型,不仅性价比优势全无,安全配置大幅缩水,偶有爆出的发动机连杆断裂也震慑了潜在消费者。在中国售卖的卡罗拉几乎是全球安全配置最差的丰田车型,全系没有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只有ABS+EBD。
根本原因在于,一汽丰田只是单纯引进丰田先进的技术,而对人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弃之如敝屣。
一汽丰田似乎执行着丰田式的生产管理,国企式的工资待遇,采用丰田式的晋升制度,国企式的人际关系。用一汽丰田自己员工的话说是:“学人家的‘管’,不学人家的‘理’。”
一汽丰田整个车辆销售模式是拍脑袋式的计划经济,根本不看市场,看领导。跟很多国产或者国有汽车企业比,销售节奏差得一塌糊涂,销售团队就是佛系卖车,领导能看见口号和朋友圈就行,订单一切随缘。
总之,一汽丰田能活到现在是个奇迹,靠的只有丰田的品牌和产品力,营销思路及战略只有口号没有行动,员工的朋友圈满满的正能量,吃相却相当难看,早晚要被广丰甩开一大截,坐等其变。(10)
而一汽丰田的管理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人浮于事、用人唯亲、体制固化等大型企业通病。据知情人士透露,曾经一汽内部各单位在丰田的派驻人员,高达190余人。如此繁杂的“冗员”显然与一向讲究效率的丰田背道而驰。
为此日方人员多次对一汽集团表达抗议,并希望通过日方“自裁”的方式减人,即日方也缩减人员,以此希望中方也进行同等比例裁减。
其实,一汽丰田的劳动效率低下,并不只是日方不愿意看到的,员工也怨声载道。据某位四川丰田的员工透露,自从并入一汽大丰田体系来,原本半天办完的事,几乎要一周左右才能审批下来。
不仅如此,外派高管繁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汽丰田内部员工的上升通道。据某位原一汽丰田财务部员工表示,在一汽丰田内部,普通员工晋升渠道狭窄,很难干到主任级别,因上面位置已被外派人员占满,一汽一个,日方一个,顶多能拼上主管位置,为此,他果断选择离职。
眼看,一汽丰田已变成一个万人体系的臃肿机构以及愈演愈烈的“国企病”;与广汽丰田的外企型用人呈现天壤之别。如果继续照一汽丰田现在的行为干下去,别说是赶超大众,一汽丰田能否保住当下市场地位都是件难以确定的事,一汽丰田已经成为丰田在华发展的最大短板。(11)
2021年10月底,一则关于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原总经理田青久因贪腐被查的文件在网络上流传。
一份显示由国家监委驻中国一汽监察专员办公室出具的文件中提到,“在查办案件过程中耐心引导被留置人员田青久,结合其自身工作领域实际工作情况和违纪违法作案手段,撰写了建议书”。
据央视报道,2014年7月起,包括一汽集团原副总经理安德武、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在内的80多名一汽集团中高层干部先后落马……2015年3月15日,原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在北京参会两会期间被中纪委带走。2019年10月一汽丰田常务副总经理王刚被举报在一汽丰田班车采购中舞弊。
屡禁不歇的腐败似乎是国企难以消除的痼疾,它不仅仅败坏了企业的名声,也揭开了一汽丰田在过去几年企业发展面临重重问题的一个侧面。
一汽丰田在过去三四年里,销量增长出现放缓,在高端车型方面频频失策,而这些都是在田青久任职期间发生的事情。
公开资料显示,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前任总经理田青久,在一汽集团体系内任职已有26年。有分析指出,田青久被查或与一汽丰田的发展问题存在较大的联系。2017年以前,正值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时期,一汽丰田凭借RAV4、卡罗拉等重点车型表现强势,2016年其整车年销量就达到66万辆,2017年达到69.3万辆。但从2017年田青久接任一汽丰田销售公司总经理之后,一汽丰田增长变得缓慢。
同样是丰田在华合资公司,广汽丰田在最近三四年却与一汽丰田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2017年之前,广汽丰田年销量与一汽丰田还保持着20万辆以上的差距,但是如今却已经实现了反超。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一汽丰田的销量以及增速就被广汽丰田双双反超,截至今年前三个季度,两者的销量差距也从上半年的1千辆扩大至1.39万辆。(12)
关于具体的产品发展战略,前面已说过,一汽丰田发展高端车失败,中低端又很难甩开后来的竞争者,只说国企病的官员贪腐这块,一汽丰田高管忙着拉关系搞贿赂,哪有功夫为公司长远发展着想。
作为“共和国长子”,一汽今年面临的问题超过了其他兄弟。自主品牌销量低迷、盈利主要靠合资品牌、内部存在贪腐问题等,在自主品牌销量、上市公司营收等方面也相继被上汽、东风、长安,乃至吉利等其他车企超越。
在徐留平上任的一年多时间里,一汽集团接连经历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层换血、全员竞聘上岗等一系列重要变革,向外界展出了自己的新队伍、新面貌、新战略,堪称“重生”。(13)
与之相应的,一汽属下的一汽丰田也开始了变动。
2020年4月底,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决定对一汽丰田管理体制进行重组。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TFTM)将成为一汽丰田系企业的统括企业,其他一汽丰田系的整车及发动机企业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归入旗下。包括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有限公司(FTCE)、天津一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TFTE)以及一汽丰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FTRD)、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SFTM成都)及长春丰越公司(SFTM长春)全部归为天津一汽丰田全资子公司。
后又对高管人事进行了重新调整。把自2002年一汽与丰田合作期间,担任该公司筹备组组长,后又就担任一汽丰田的董事、常务副总经理的王刚调离。而接替王刚的是现一汽集团组织人事部部长黄勇。出任一汽丰田常务副总经理一职。(14)
2018年9月25号,一汽丰田发布了“致真至极”品牌战略。希望2018年的品牌塑造期、2019年的品牌升华期,以及2020年的品牌深化期。
一方面,随着体系整合的完成,“产销研一体化”的“新一丰”全新亮相。另一方面,随着丰田TNGA的导入以及“致真至极”全新品牌口号的发布,一汽丰田正全面迎来新一轮的产品革新与营销策略的变革。
“一汽丰田不仅建成了首个丰田海外TNGA架构新工厂,推出了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而且正在积极推动体制整合升级,探索企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式,凭着这些切实的落地举措,未来,一汽丰田必将把全球最新的技术、最极致的体验、最关怀的服务,奉献给中国广大消费者。”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如是说。(15)
显然,从丰田在中国合资企业布局的过程看,一汽丰田比广汽丰田的开局更好,并占得千禧年初的红利期,在技术、车型、人才储备等各方面都积累了不俗的实力。但走出传统市场的“黄金时代”之后,一汽丰田在产品定位、品控、市场运营体系等方面的传统保守,使得原有优势不再明显。
南北丰田如今都规划了向年销百万辆冲刺的目标。就一汽丰田来说,在胡绍航上任之后,发布了近期发展战略:到2022年,一汽丰田将成为年销百万辆、客户超千万、营业收入过千亿的汽车企业。同时,一汽丰田将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数字化科技企业转型。
今年一汽丰田定制了88万辆的年销售目标,并希望能够挑战92万辆。而接下来,能否通过皇冠子品牌重拾过往高端车型的辉煌、能否持续推动企业转型,以至重新超越广汽丰田,都是一汽丰田将要面临的考验。(12)
(3)那些在一汽丰田手中“被耽误”的好车,个个经典,却都难逃厄运懂车师哥 发布时间:19-08-09
(4)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的差距在哪?很多人都不懂 2021-10-0814:35:59
(10)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在战略上有什么区分吗?发布于2018-07-09
(11)一汽丰田已经成为丰田在华发展的最大短板(转) 2521 33 发表于201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