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海淀高标准方案 独家解密(上)|二批次拿地复盘
在写完中建系北京海淀拿地幕后,二批次海淀楔形地块高标准方案,已经成为神话和传说,甚至被喻为拿地葵花宝典。地产江湖都在动用资源寻找该方案。
所以,这份高标准竞标方案的技术含金量很高,也有导向性,甚至可能是三批次拿地高标准环节的解码神器。销冠智库第一时间拿到这份方案,约定承诺一个月后现身江湖。
先说下,中建三局有自己的设计院,在武汉。这个方案就是中建三局自己做的。以下是专家点评要点记录。
后者两项都没有100%,这是正常尺度。鲁能在王四营很多,都是100%、100%。
这是一个隔减震措施要求,在基础地方装隔减震垫。假如地震来了,会起到缓冲作用,这要加点钱。
而且只有6#这一栋楼有,满足了至少要求。估计这栋楼到时候会贵点。
标书中原话是这么说的:额外增配1500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并无偿移交。
三局学融创、阳光城都学聪明了,无偿移交。但是,三局更聪明,将移交的配建全部做到地下,我可以多做一点送你,不计容积率,不会影响我地面的货值。
如果你感觉地下环境不好的话,我给你挖一个下沉广场。融创和阳光城就比较实在了。
标书中的原话是:商品住宅由1.2辆/户(505辆)增配至1.7辆/户(680辆)增配175辆;租赁住房0.6辆/户;公共服务设施按65辆/万㎡计算。
三局将车位配比由1.2提升到1.7,这又是一本账。估计车位的成本在20W/个左右。车位超出20W/个,就是盈利的。车位有产权,不作为公摊面积公摊出去。车位又增加了一笔货值。
三局说,“避免高强度和高低配开发”,这是说给专家听的。他的意思是高低错落。但是三局把帽子做了一下,呼应一下,绿城沁园就直接取消了帽子。
船舶研究院可能是涉密单位,所以禁止开窗。东面的边户型不能开窗,也是一个损失。
说到整体感受的时候,三局说自己是围合院落。但是到通风的时候,又说自己是点式、行列式布局。一会儿说自己是围合,一会儿说自己是点式、行列式,前后自相矛盾。
标书里的原话是:将保障性租赁住房规划在最好位置,让北京新市民充分享受地块的配套及公共资源,紧邻街坊路同时兼顾乘坐公共交通的便利性。
正常情况下,这块位置的确是最好的。但是只要在保障性租赁房这一块开门,形成人流进进出出,就会有干扰。这个小区位置好的,其实是偏里面相对封闭的楼栋。
或者换个角度,小区最需要什么?是不是餐饮?但是这些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比如消防要求、要通燃气。而且,科技展厅、健身馆最后移交政府后,谁会接手管理?
大概率是开发商的物业管理。三局还是很聪明的,看得比较远,想到以后自己可能接手运营。
看P25页,将采光井和阳光车库联系起来,采光井肯定做不到阳光车库的效果。
地下车库多用点LED节能灯就好,绿地率本能就不高,采光井又在占用绿地,没有必要。
其实,这3000平米公园属于小区内部,方案里把它共享给到城市了,同时兼有疏散广场、防疫、安检能功能空间。
三局动了心思,把它做成下沉式花园,其实共享的可达性就很弱了,日常遛弯不宜上下爬楼梯。
还有安全隐患。下沉式花园可以通往车库,地库就变成半开放式了。虽然会有刷卡等安全管理,但它的私密性、安全性就会降低。
特别是把地库层高提升到1.7米,这就就可以销售了。
这里面有两个心思,一是取悦评审专家;二是算好自己的账本,不计容,同时变成可售货值。
他们给自己评价蛮高,我们认为三局的交通核的确是抠到极致了,反倒有点担心它以后能不能HOLD住。
合用前室的规范要求是2400,图上它写的是2450,仅比规范多了50,不知道够不够用。可以算下账:首层要抹灰贴砖,就要30;要做保温,也要30。即便说标准层不贴砖,首层也要贴砖。还要区分采暖区和非采暖区。
通常按照规范,预留50是不够的,通常会留2500。这是目前见过第一个预留2,450,关注落地后的效果呈现。
还有,它的楼梯间没有设通风井给楼梯通风。图上画的两个风井是给两个前室用的。
这是我们见过的最省的核心筒,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见,业主占便宜少了很多,不能在合用前室做一个通高鞋柜,除非把消防栓挪走。(待续)销冠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