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驾考新规实施后,从报名到拿证到底要花多少钱?
2018年注定是驾考改革正式落地的一年,截止3月27日,已有湖南、江苏、安徽、辽宁等多个地区陆续发布通知,要求全面实施计时收费培训模式。
自从上周小编推送了湖南省运管局的通知文件后,不少想考驾照的学员都十分关心,计时计费模式推行后学车过程会有什么变化?这里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1.对学车费用的影响
以湖南省某驾校C1计时培训为例,各地区学时费用浮动在120~150左右不等:
报名:学车费用一般包括报名费、学时费、补考费、相关材料(体检、制卡、空调)费等,报名之后参加理论培训并进行科目一考试。
培训:普通时段训练,且所有科目一次性通过的情况下花费大致为:100×10+120×12+120×40=7240元(不包括报名费、考试费)。
补考:如果挂科,则需要增补不少于10个学时的培训课程,那么还是在普通时段补训,所产生的补训费:120×10=1200元(即:加上补考费,每挂一科还得再交一千五百元左右。如果学员在10个学时内还未掌握好,需要继续交费学习。)
整体来说相对于传统收费模式,计时培训收费模式要更昂贵一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员很可能要支付大几千甚至过万的学车成本。
2.对拿证时间的影响
1.理论学习不管是选择“网络学习”还是“课堂培训”,都必须与练车一样,签到打卡,未刷满学时将不能约考;
2.为配合计时培训,学员学车还要通过刷脸进行签到签退,62个学时需实打实刷满确认。“脸不对版”不计算学时;
3.学车训练不少于300公里的里程限制落地,拿证时间拉长之余,驾校成本也可能有一定上升。
这些政策实施后,与以往练熟即可预约考试相比,练车、拿证的时间都将大大延长!
3.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实施计时培训模式后,通过视音频监控、卫星定位训练轨迹跟踪、训练情况实时记录和效果评判等手段,能够实现交通运管部门对培训过程实时联网监控、对培训记录可追溯核查,使培训真实性和培训效果得以充分保证,落实了质量监督的要求。
基本上可以杜绝在教学时“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现象。且有关数据显示,采用新的培训模式后科目二和科目三的考试通过率均超过70%,合格率高于传统模式。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影响不难发现计时培训模式实施以后,学车成本上升已成必然,但是对驾校教学质量以及学员驾驶技术的提升方面确实能产生很大帮助,确是驾培行业由原来粗放型发展往精细化转型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