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驾考考场的荣与衰
2011年,成都市驾考学员等待考试人数达50万人以上。、文件,成都市行业管理部门为解决驾驶人考试严重积压问题,率先鼓励有资质和具备相关条件的企业投资社会化考场,为了方便群众就近考试原则,作出了考场布局在城市东西南北四门方位的规划。
但不知何种原因,在考场批建时并没有按照规划实行,民间资本可无序进入,部分考场之间的距离甚至不足10公里。截止2016年底,成都市社会化考场从2012年最初的四家迅猛发展到了23家。若这23家考场正常运营,可满足300-500万学员考试,实际每年考试学员只有70万左右。资本的无序进入,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且导致惨烈的恶性竞争。
从初步统计的情况看,成都市23家社会化考场总投资近10亿元。资本投资之目的是追求合理回报,考场投资的回报主要来源于收取驾考学员的考前模拟费用。在第一批四家社会化考场建成后,由于考试量大,考前模拟人数多,收入基本能实现资本投资之目的。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各路民间资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攻坚克难,无序进行社会化考场建设。随着新建社会化考场的增多,考量减少,考前模拟量锐减,原本靠收取模拟费支撑考场运营,实现投资回报的初衷不复存在。各个考场每月不仅不盈利,而且出现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的亏损。个别考场因投资资本的复杂性,已发生投资人到考场闹事等不稳定问题。
各考场为维持经营,力图在这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开始不计血本地展开恶性竞争。采用降低考前模拟费价格,给带来生源的教练员返款等办法招揽考前模拟学员,个别考场给中介返款已达模拟费用的70%,微薄的收入仅够弥补设施设备使用维修和一线人员工资所需费用,而考场管理人员薪酬、行政办公费用、折旧费等均无着落。
但在考场经营举步维艰之时,行业内的不正之风却愈演愈烈,行业内的串串在收取考场返款的同时,还采取舍近求远的办法收取学员高额的交通、住宿和餐饮等费用。行业不正之风不仅让学员苦不堪言,投诉增多,而且在送考途中也时常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社会化考场的建设是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的,也是民间资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的产物,行业主管部门应在引导、保护上下功夫。为此,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在抓原有考场运营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对新进入的民间资本严加控制,从源头上解决资本无序进行社会化考场建设问题;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对现有个别建设标准不高、布局不合理、经营管理滞后、服务难提升的社会化考场进行一次清理,引导他们降低产能、资源共享、相互整合,解决现有考试资源严重过剩问题。
、、、法规性文件。为此,建议政府在驾驶证考生所缴纳的考试费用中,预算专项资金用于向社会化考场购买机动车驾驶考试服务。这不仅能体现我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宗旨,而且能解目前社会化考场的燃眉之急,回归正常的商业规则,化解社会化考场倒闭潮的到来和社会矛盾。
行业中介串串不当收益、收取学员额外费用是行业不正之风,,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予以打击铲除。在政府购买服务措施落实后,取消考场赖于生存的收取驾考学员考前模拟费的经营模式也应同步进行,以保障驾考学员的根本利益。
行业协会是政府实行行业管理的参谋和助手,可目前成都市虽有23家社会化考场机构,但无一个专门协会平台来发挥资源整合、交流经验、行业自律作用,行业发展呈现无组织的散乱局面。为此,建议业务部门引导23家社会化考场成立驾考行业协会,解决那些政府想管而不能管、管又管不了的事务,使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传达、贯彻到企业,实现政府政策对民企的宏观调控和间接指导。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董生说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