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老司机败走新驾考,折射文明意识差距
10月1日,。在10月9日,张公岭考场在考试前一天,组织了一场“体验”,很多有几年驾龄老司机在这次体验考试中,频频“中招”,被扣了不少分。一位有3年驾驶经验的驾驶员,在科目三考试中,因通过人行横道没有提前减速、踩刹车等,被扣了1000多分。
究其原因,这些老司机并不是输在了技术上,而是输在了平常对一些驾驶细节没有刻意留意,有些是注意了,但是习惯没有养成,没按照要求做。
驾考新规,最大的变化是强化了安全文明意识的考察。同时,考试更接近于现实场景,考试过程中与安全文明驾驶细节有关的项目,亦不再有语音提示。这意味着考生考试时必须牢记这些细节要求,并且在考试中一一照办。
这些司机中不乏多年没有交通违法记录的驾驶者,但没有交通违法记录,并不必然等于其驾驶行为文明规范。一方面,许多驾驶者往往以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来驾驶,比如,通过按规定应当减速的路段时,是否真的减速取决于是否有行人通过,并线时是否打灯取决于后方有没有车辆,有时甚至是看心情驾驶,不被拍照扣分就是最大的胜利。这些显然与文明安全驾驶、依法依规驾驶相去甚远。另一方面,当前的交通管理执法对不文明驾驶的治理还存在一些缺失,如正确使用车灯、礼让行人等,这些驾驶行为目前很难通过执法管理,变成违法记录,就算是违章驾驶,也不是每一次都能被摄像头拍到、被警察抓到。因此,没有违章记录并不能证明其就是一个多么合格、优秀、文明的司机。
驾考新规中,强化安全文明意识的考察,更大的意义是增强社会对安全文明驾驶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一种导向作用。如果仅是“应试”的尺度和要求,很多新手通过考试后,便忘了诸多要求和规矩,开始“放飞自我”。因此,安全文明驾驶,除了需要从方方面面增强广大驾驶者的认识外,还需要完善交通执法管理,健全规则、改进治理手段,让考试的规则变成执法的尺度,让安全文明驾驶的考验无处不在,让规则从纸面走进现实,驾校所学,不能考完就忘,而应该将这些带到日常的驾驶生活中,真正形成一种自觉和习惯。
随着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汽车文明的建立和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这就更需要所有的驾驶员、交管部门和社会职能部门以及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消息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