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驾校全部施行“计时培训”,唐山创新“互联网+驾培”模式

计时培训,一方面,可以让学员根据自己的时间更为灵活的预约学车,避免以往由驾校安排,而学员无法参加培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学员权利和学费。而将驾培考试网络化,远程考试,可以解决很多学员时间和空间上的问题,更加便利。驾研院最近发现,贵阳目前70多家驾校全部完成了计时培训系统的升级,而唐山也在创新“互联网+驾培”模式,方便学员。


贵阳全部完成计时培训系统升级

服务覆盖率达100%


日前,贵阳市运管局称,贵阳市70多家驾培机构已经全部完成计时培训系统的安装,“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服务模式覆盖率达到100%。



据悉,计时培训系统集成北斗定位系统、摄像头、指纹验证等功能。运管部门可通过安装在教练车上的车载计时终端设备,采集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监督整个教学过程,保证培训质量。,通过定位系统跟踪教练车的行驶状况,超出“电子围栏”进行训练的学时无效。同时,学员可自主选择“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的服务模式。


统计显示:截至11月底,贵州省461家驾培机构,也已全部安装使用计时培训系统,全部推行“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服务模式,覆盖率均达到100%。


先培训后付费,并不是简单地认为是全部培训完以后一次性缴费,而是按照所签订合同的约定内容,学员每次学完一定学时后,必须缴纳相应学时的费用,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比如,学员报名某所驾校,选择新型收费模式,签订有效合同后,开始打卡计时培训,参加培训两个课时后,就得先把两个课时的学费缴纳给驾校,然后再参与接下去的两个课时的培训。如果学员中途因故不能再参加培训,则只需缴纳所学课时的费用。


目前,市民在进行学习时,可以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前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和分阶段预收培训费用两种模式,不过价格上可能有部分差异。


据介绍,先培训后付费的新型收费模式相比传统模式,更能满足部分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减轻学员一次性预付所有费用的资金压力,对教练员未按规定培训的,学员还可拒付学费,要求驾培机构更换教练员。(作者:欧鲁男 来源:贵阳晚报)


唐山市创新“互联网+驾培”模式

规范驾培行业管理


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在全省创新“互联网+驾培”模式,推行从业资格远程考试、继续教育远程监控,提升了驾驶员培训行业规范管理水平。



今年年初,唐山市交通局开始探索“互联网+从业资格考试”网络化模式,利用网络技术创新推行从业资格证远程考试。9月底,全市15所具有从业资格考试资质的驾校全部安装调试完毕,正式运营。截至10月底,唐山市共有19914人参加了从业资格证考试,其中16141人通过考试,合格率81%。远程考试的实施,提高了考试效率,缩短了学员待考时间。同时,避免了监考人员与驾校、学员的直接接触,能够杜绝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


在推行远程考试的基础上,市交通局又创新继续教育远程监控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高拍仪采集学员身份证、驾驶证、从业资格证信息,进行高度人脸识别,自动记录学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学时,培训结束后自动审核学时并打印继续教育合格证。截至10月底,唐山市共有80816名道路运输驾驶员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162142人通过了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远程监控的覆盖,打击了从业培训市场衍生出的“黑中介”,规范了驾培市场秩序。




消息来源:贵阳晚报、环渤海新闻网,由驾研院编辑整理


点击【阅读原文】看全部文章!

友情链接